來源:財聯社

當地時間周四,以色列國防軍發布關於2023年10月7日哈馬斯襲擊事件的初步調查報告,係統性揭示了以色列軍方從襲擊發生前數年開始,到襲擊發生前夜,以及應對大規模襲擊的過程中,出現的連續重大軍事和情報失敗。

以色列軍方此前已經為未能阻止10月7日的事件道歉,一些高級將領已經辭職,其中包括將於3月6日卸任的以色列國防軍總參謀長赫爾齊ⷥ“ˆ勒維。預計隨著軍方高層變動,還會有更多人辭職。

(哈勒維在指揮官會議上展示調查報告並發表講話,來源:IDF)(哈勒維在指揮官會議上展示調查報告並發表講話,來源:IDF)

該事件導致約1200名人死亡,成為二戰大屠殺後猶太人遭到襲擊死亡人數最多的一天。另外還有約250人被扣為人質。

以軍早就掌握襲擊意圖 但沒人當真

報告稱,哈馬斯已故領導人葉海亞ⷨ𞛧“槈𞦖𜲰16年首次萌生類似“10月7日襲擊”的想法,到2021年時,他已經製定出一份行動計劃。

同時自2018年以來,以軍的情報係統已經掌握哈馬斯有大規模襲擊的意圖,包括地麵突襲的細節,但多年以來,這一情報普遍被以軍認為“不切實際”或“不可行”。

軍方承認,他們早就起獲了一份名為“耶利哥牆”的入侵計劃,這份約40頁的文件逐條概述了10月7日那天發生的毀滅性入侵。但軍事情報局錯誤地判斷辛瓦爾不會尋求與以色列發生重大衝突,會把重點放在火箭彈襲擊,而不是地麵入侵上。

報告同時確認,哈馬斯在2022年4月決定發動此類襲擊,同年9月準備進度已完成85%,並於2023年5月決定在10月7日發動襲擊。

而基於多年來對哈馬斯的錯誤評估,以軍認為哈馬斯構成的威脅僅限於在邊境沿線發起零星衝擊,規模大概隻有幾十人的程度。這一錯誤判斷也延續到了10月7日當天。

襲擊當日:徹底的混亂

由於不相信哈馬斯會進行大規模襲擊,同時也沒有收到事先情報或戰術警報,10月7日當天,以軍隻在邊境部署了常規部隊——那一天不僅是周六,也是猶太節日。

事實上,在10月6日晚間,以色列方麵曾發現加沙地區出現了一係列可疑活動的信號,例如有幾十部裝有以色列SIM卡的手機被激活。報告指出,這些信號均未被認為足夠強烈,足以打破軍方多年來的假設,即哈馬斯無意發動全麵進攻。

次日清晨,隨著數百枚火箭彈從加沙射向以色列,以色列軍人看到了未曾設想的景象:數千名哈馬斯武裝人員向防線發動大規模衝擊。

報告指出,哈馬斯的襲擊共分為3波,第一波涉及約1200名哈馬斯突擊隊員,第二波進攻大概從早上7點到9點進行,涉及來自其他武裝派別的2000名突擊隊員和槍手,第三波襲擊主要來自受哈馬斯指揮官煽動的加沙平民。

報告也顯示,鎮守前線的加沙師被哈馬斯迅速擊敗後,以色列國防軍總參謀部直到當天下午1點才意識到這一點。在這幾個小時的混亂中,持槍的以色列平民和自行趕往現場的以色列軍人,不足以抵擋這種規模的襲擊。在此期間,3名旅多名營、連級指揮官陣亡。

直到10月9日晚間,以軍才宣布奪回邊境地區的作戰控製權。

從那一天開始,遭到羞辱的以色列軍方啟動了一場持續至今的戰爭,試圖在加沙地帶消滅哈馬斯。據加沙地區衛生部門統計,已經造成超過4.8萬名巴勒斯坦人死亡,其中大部分是婦女、兒童和老人。這場戰爭也使得加沙地帶大部分地區淪為廢墟,並引發了更廣泛的地區衝突。

哈馬斯和以色列於今年一月同意為期六周的停火協議,該協議定於周日結束。雙方仍在就停火是否可以延長以及延長的條件進行談判。

未涉及人員問責

這份調查報告有意避免了對軍方文職領導人的批評,其中也包括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。他曾多次拒絕成立獨立委員會調查責任的呼聲,給出的借口是要等到戰爭結束後再來解決這些問題。

以色列國防軍也表示,這項調查隻針對軍方,所以並未與情報機構辛貝特或以色列政府進行協調。

以軍官員表示,內部調查的目的不是為了追究個人責任,這一事項可能會在新任總參謀長埃亞爾ⷧ𔮧𑳧ˆ𞤸Š任後進行。這份調查的主要目標,是從此次失敗中吸取教訓。